李筱峰演講預告
題目:台灣地名與台灣殖民統治史
時間:2020.2.7上午9:30
地點:台灣圖書館六樓台灣學研究中心
作者: 恐怖安養院
原文出處 PTT (所有圖文版權皆屬原著作權人所有)
在新疆工作剛回來的我,也剛看完這個節目我不是文史專業人士,只是一個普通人想分享個人對於新疆的文化與一點生活觀察:
原文出處 自由時報 (所有圖文版權皆屬原著作權人所有)
「WeCare高雄」發起人尹立今表示,第一階段提議書已通過,第二階段罷韓行動將於農曆春節期間啟動,會成立「罷韓總部」,2個月將連署高達30萬份,他號召大家返鄉過年可以多留幾天,一起參與高雄罷韓盛事。
原文出處 自由時報 (所有圖文版權皆屬原著作權人所有)
老家在嘉義縣鹿草鄉的「嘉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兼創辦人張威珍,鹿草國中畢業時沒考上理想學校,但當時家境貧困沒錢補習重考,當時師長私下安排他在學校跟著學弟妹又「跟讀」一年,重考上嘉義高商,人生從此轉變;張威珍感念師長恩情,「想還國中那年沒繳的幾百元學費」,13年來捐出約5000萬元,協助嘉義縣教育界英語教學、特色社團及獎學金,讓偏鄉的孩子有更多的教育資源。
原文出處 BBC (所有圖文版權皆屬原著作權人所有)
A painting discovered by chance last month is a Gustav Klimt original that was stolen nearly 23 years ago, Italian authorities have confirmed.
原文出處【林裕人】(所有圖文版權皆屬原著作權人所有)
有朋友問我為什麼不投給國民黨?
陳柏惟 : 【聽海】
我們八月去美國的資訊安全研究參訪活動,本來有一站要參觀能源部的阿岡實驗室,可是要進入這個實驗室之前要做資安許可身家調查,即使要走馬看花,也不能夠隨隨便便進去。
林宗男(台大電機系教授)
李忠憲(成大電機系教授)
內政部宣稱結合自然人憑證,健保卡駕照等多卡合一的數位身分識別證(以下簡稱New eID),整合強大資訊解決不便,晶片資料要透過加密保護,要民眾輸入密碼,才能使用,「資安絕對無虞,請民眾放心」。贊成內政部New eID政策的人也因為初看之下行政數位化帶來理解的單純性而對背後所帶來的資安風險視而不見,而以「所有的創新都有代價」,支持這個政策。在政府推行數位國家的過程中,報稅、各種補助、車籍資料、勞健保等,各種業務橫跨財政部、內政部、交通部、衛福部等各個不同的部會。New eID做為登入各個網絡服務的憑證,其所帶來的「方便性」確實讓人心動。
2019-09-09 我極力反對目前內政部晶片身份證的計劃:
原因:
1. 沒有資訊安全和個資法的主管機關
2. 沒有「身分文件法」與「電子身分證法」
3. 招標文件顯示:只有廠商知道如何產生 key pair,無法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