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時評

緬甸軍政府的財富 ——玉


緬甸是全球最大玉器出產國,克欽邦帕敢鎮區便擁有全國最大、佔地 14,000公頃的玉礦。玉石意味著財富,據估計緬甸玉器貿易額每年達數十億美元,然而,當地玉器及紅寶石貿易一直由軍方企業控制,當前國家瀕臨內戰邊緣,玉器收入成為支持軍政府的重要經濟資源。卡塔爾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報道,軍政府正加緊開採玉礦,換取資金充實武裝。
自 1961 年以來,克欽邦多數礦山一直由緬甸少數民族武裝部隊克欽獨立軍(Kachin Independence Army,KIA)控制,報道形容,當地人會以小規模採礦的方式分享這筆財富。直至 1994 年停火協議生效,緬甸軍政府掌握國內大部分玉礦開採活動,大量挖掘機、推土機、大貨車開進礦場;同時,國營玉石企業負責發出開採許可,將收益轉歸不同的代理公司,包括軍方親屬,以及長期接受中國裝備及訓練的佤邦聯合軍(United Wa State Army,UWSA)等團體。
儘管軍政府控制玉礦開採,但期刊「寶石與寶石學」(Gems & Gemology)2000 年的一篇文章亦提到,1994 年停火後有大批民眾湧入帕敢鎮採礦。個人採礦活動至今仍然持續,但有匿名民眾向半島電視台透露,自 2 月政變以來,愈來愈多士兵與警察駐守當地,人們要進入礦場變得困難,當地玉器市場也停止營業。
克欽邦本地礦工 Sut Naw 表示:「現在大部分地方採玉都變得危險,只剩下很少地方可以讓我們徒手或用小型機器挖掘。警察和士兵都守在企業門口,晝夜巡邏。他們還阻止人們上街或駕駛汽車,要檢查身上有沒有玉器及其他貴重物品,查看電話有無反政變的證據。現在人們如非必要都不會外出。」報道指,即使有人在玉器企業傾倒的廢堆中找到大塊玉石,也會被發現的士兵沒收。
早在 2015 年,人權及環境監察組織「全球證人」(Global Witness)便估計,緬甸玉器產業價值 310 億美元。組織形容軍方控制玉器產業是「現代史上最大型自然資源盜竊案」。報告稱,「緬甸國防軍(Tatmadaw)及武裝集團精英,是玉石開採的最大的獲利者,對緬甸的民主及和平構成嚴重威脅。」全球證人緬甸政策顧問 Keel Dietz 早前便向半島電視台表示:「國防軍已完全掌控這些自然資源。軍方正竭力控制局勢,他們很可能加強開採,利用國內的自然資源財富來維持統治。」
玉礦等於財富,帕敢鎮自然也成為克欽獨立軍與國防軍的戰場;軍政府要利用這筆財寶,要先問過克欽獨立軍。自軍方於 2 月 1 日發動政變以來,雙方已在撣邦北部、克欽獨立軍控制的地區爆發武裝衝突。3 月初,克欽邦內也發生衝突。據媒體「今日緬甸」(Myanmar Now)本月 19 日報道,雙方已開始在帕敢鎮戰鬥,數以千計居民逃離家園。
半島電視台形容,已佔領多個國防軍基地、月中傳出殲滅對手一個營的克欽獨立軍,目前可能佔據上風。化名 Ah Shawng 的當地維權人士也向電視台表示,大多數當地人都支持克欽獨立軍。22 日,帕敢鎮便有反軍事政變示威者發起遊行,支持克欽獨立軍。「軍政府現在傷害人民,克欽獨立軍則與我們站在一起。」她又補充,克欽獨立軍已經成功地將部分安全部隊驅逐出當地。假如軍政府最終失去對當地玉礦的控制,將相當於失去數以十億美元計的收入。
此外,美國在 4 月 8 日已宣佈制裁軍政府控制的國營玉石企業。Dietz 雖然認同制裁非常重要,但中國才是緬甸玉石的主要市場,缺乏中國支持,制裁影響有限。他代表組織呼籲:「國際社會應禁止從緬甸進口的所有寶石玉器。」
原文出處 CUP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