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20日倉促三讀,財政部初步試算,中央統籌分配稅款將由4676億元暴增至8429億元,大增3753億元、增幅達80.3%;其中,財源最充裕的台北市增加416億元最多、新北市增加374億元次之,台北市獲配數與台南市差距拉大至628億元;若以增幅來看,連江縣增3.58倍、新竹縣增2.7倍、新竹市增2.53倍、花蓮縣增2.28倍、金門縣增2.2倍最驚人,但台南市及高雄市僅增約5成敬陪末座。
財政部表示,上述試算資料是應立委要求提供,其中因三讀通過修正案中部分條文有語意及邏輯性問題,財政部在自行假設條件下,初步試算中央須增加釋出財源3753億元,統籌稅款計8429億元,且明定修法後對地方一般性補助不得少於修法前一年度編列數,另加計計畫型補助款,恐非中央財政得以負荷。
根據財政部初步試算,新版財劃法中央須增加釋出財源3753億元,以台北市增加416億元最多、新北市增加374億元次之、台中市262億元居第3、桃園市259億元、高雄市245億元、台南市僅增163億元,還不如新竹市增210億元、新竹縣185億元及彰化縣181億元。
若以增幅來看,連江縣增3.58倍、新竹縣增2.7倍、新竹市增2.53倍最驚人,花蓮縣、宜蘭縣、台東縣、金門縣也增2倍以上;但高雄市僅增49%、台南市增50.4%,增幅在22縣市中敬陪末座。
財政部表示,新版財劃法分配公式以人口指標為主,易導致人口數較多的縣市獲配數顯著優於其他同級縣市,如新北市獲配增加374億元、彰化縣增181億元,對其他人口較少的地方政府較為不利;另,營業額指標權重高,造成商業發達的縣市獲配數大幅增加,如台北市獲配增加416億元、新竹市增加210億元 , 分 居直轄市及縣市最高,更拉大直轄市間財政差距,如台北市獲配數與台南市相差628億元。
原文出處 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