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REVIEW

(附上亞亞影片)賴寇蒂 : 統戰高手 亞亞 20250315


移民署 大陸委員會 內政部

這個事情的公關發佈,我不知道歸誰管?

可是如果你們不開記者會,就是讓被約談人幫你們開直播,用好像記者會的方式主導議題。

移民署跟她談的人,#未必代表移民署的最終決定。

可能就只是一個談話內容,或者被她曲解,例如只是告訴她例行可以申訴的程序,以免因為程序問題,最後成為執行案的瑕疵。

「就像米蘭達警告:『你有權利保持沉默。你所說的任何話都可以並且一定會在法庭上用來對付你。你有權利和一位律師談話。如果你負擔不起律師費用,會有一位律師指派給你。你了解我所對你唸的這些權利嗎?』 就是對被捕人士先做權利告知而已。」

但是被她用這種方式敘述,就會造成社會的誤解。

在這類涉及國安、移民與社會輿論高度關注的案件中,政府應該明白:#資訊戰的本質是敘事主導權。

政府不掌握資訊主導權,當事人就會用自己的版本來塑造輿論,甚至形成錯誤認知:

結果是被約談者(亞亞)單方面向媒體或社群平台散播「她的版本」,但政府卻沒有同步提供「政府的版本」,結果讓社會輿論變成她的話語戰場。

人民不知道政府的處理流程,而政府的「低調處理」反而被解讀為「無作為」或「受到網路輿論壓力而執行」,這對政府公信力極度不利。

#資訊戰的第一條原則是:「當事情發生時,政府的版本必須最早被社會聽見。」

避免讓被約談者成為「消息源」,政府應該「超前部署資訊戰」。

亞亞公開談話的時間點,等於政府被動地讓她主導資訊流。政府應該在她公開發言前,先「定調」整件事,讓社會已有「官方認知」,這樣她的發言影響力會被稀釋。

政府內部應該預判她會如何發言,然後提前設立「政府可信資訊管道」,例如官員受訪、專家解釋、政府社群平台影片澄清。

理性來講的話,執行的快或慢可能有一些政治問題、行政執行的問題要去討論,或者避免倉促決定,最後被她打行政救濟申訴甚至是要求國賠。

但是這些內容人民是不知道的,所以政府單位必須要把這些訊息透明化。尤其這個是第一個案例,你第一個案例和大眾溝通處理好,以後可以避免很多問題。

資訊透明化能降低政治攻擊,避免未來被在野黨操作成政治議題。

如果政府現在沒有建立良好的溝通模式,未來就會一次又一次陷入類似的資訊戰泥淖,讓政策執行變得更困難。

亞亞不可信
政府必須即時提供可信資訊

原文出處 賴寇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