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國家的民選總統,卸任後享有終身優厚待遇和福利,但一般都回歸平民身份,將退休生涯投注到其個人的興趣愛好上,通常不會對繼任者的政策指手畫腳。這是「前總統」基本的職業道德。
美國總統卸任之後往往回到家鄉,規劃總統圖書館,並從事體育、藝術及公益事業。比如,卡特幫助窮人蓋房子,雷根在莊園中練習馬術,老布希喜愛跳傘,小布希成了業餘畫家。
唯有少數「為老不尊」的「前總統」,不顧「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原則,不僅忘記自己當總統時政績很糟糕,而且企圖以布衣身份干擾現任總統施政,此類人物,美國有歐巴馬,台灣有馬英九。這兩匹「劣馬」,既是最差的總統,也是最差的「前總統」。
歐巴馬不願回到芝加哥,對參與總統圖書館事務毫無興趣,偏偏以攻擊川普為其新的全職工作,卻忘記了恰恰是他執政的八年把美國搞得一塌糊塗並讓中國為所欲為。而馬英九不甘寂寞,在中國與世界脫鉤、世界與中國脫鉤的國際新局勢面前,反其道而行之,聲嘶力竭地勸說台灣與中國牢牢掛鉤。
馬英九執政八年,領導國民黨完成了「脫美入中」的大轉型,也讓台灣與中國實現了「半掛鉤」。台灣門戶洞開,中國勢力長驅直入,如太上皇般如臂使指。若不是太陽花運動猛剎車,台灣已然被中國全然鎖定。
國民黨在其一百多年的歷史上有五次大轉型。
第一次是孫文在廣東建立割據政權,甘當從蘇俄傀儡,將國民黨由宋教仁時代議會民主制下的選舉型政黨變為黨政合一、黨軍合一的列寧式政黨。
第二次是一九二七年蔣介石清共和成立南京政府之後,國民黨拋棄蘇俄,投靠美國。
第三次是一九四九年敗退台灣之後,國民黨政權繼續在美國的庇護下維持其半威權統治。
第四次是李登輝帶領台灣走向民主化,國民黨也心不甘情不願地成為選舉政治模式下多黨競爭的諸黨之一,但其威權底色至今尚未全部褪去。
第五次則是從馬英九到韓國瑜時代,國民黨由反共變為投共,以「專制回潮」抗衡台灣的民主深化。
國民黨在二零二零年的總統選舉中潰敗,韓國瑜在高雄遭到罷免且民進黨重新收復高雄,在此一歷史低谷中,馬英九突然異常活躍,如發表「首戰即終戰」說,如舉辦「國家不安全論壇」,顯然不是無的放矢,而是有心東山再起。
這些動作背後,明明可見北京牽線人的動作。中國被美國川普政府的組合拳打得節節敗退,意圖在美中漫長戰線的最薄弱環節——台灣——扳回一城。
中國在台灣佈局長久而縝密,國民黨早已淪為其隨附組織,國民黨不是其棄子,而是其馬前卒,用國民黨來顛覆台灣的民主,是中國瓦解美國攻勢的妙招。
馬英九對會議現場聽眾連珠炮式的反問根本不在意:
「當年八二三砲戰,蔣公屈服了嗎?」
「中美斷交時,經國先生屈服了嗎?」
「台海危機時,李前總統屈服了嗎?」
「你現在談這些事情,對得起張靈甫、邱清泉、黃百韜將軍嗎?」
在他看來,這些提問者都是不能與時俱進的木乃伊。他眺望的是未來,希望在大中華的框架內完成其歷史地位:不僅是小小島國的「前總統」,不僅僅是率領國民黨與共產黨第三次合作的黨主席,更是達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僅次於習近平的「第二功臣」。而台灣是他達成此豐功偉業的墊腳石。在此意義上,馬英九是台灣國家安全的最大隱患。
原文出處 自由時報 (本文經作者同意轉載)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