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TAIWAN

吳品瑜 : 用人情溫暖,打造出台南普濟殿燈會的「在地創生」

9年前的春節,自小就住在普濟殿附近的蔣文正,訝異發現過去熱鬧喧嘩的廟埕,卻異常冷清。當傳統年節氣氛逐漸消失,國際機場反倒成為另一種「趕集」時,〈廟會〉這首歌所描繪的「歡鑼喜鼓咚得隆咚鏘,鈸鐃穿雲霄」,就成為一種集體的失憶與斷裂的經驗。

當時,蔣文正的童年玩伴正好是廟會總幹事,他們在經費物資缺乏下,仍決定號召社區熟識,一起重現小時候過節的美好光景,今年普濟殿燈會已經進入第8屆,而且將於1月19日動員志工,盛大舉辦身穿傳統服飾提燈踩街,作為當晚正式點燈的主題活動。

政府編列預算與企業贊助的大型觀光燈會,連年攀高的不僅是高科技與「國際」水準,還有所費不貲的活動經費。相較之下,普濟殿燈會非常在地,每年僅提供1,500至1,600顆素白圓形燈籠,邀集民眾以剪紙或彩繪創作,並沿著古都老城巷弄的「十八洞街」蜿蜒垂掛,卻被各方譽為「最具東方美感」的燈會,持續的依然是當年一念不忍社區沒落,以及依靠社區民眾與志工的群策群力,除了花錢委請在地專業的水電師傅架設線路之外,其餘皆是委「內」義務發包。

不花錢的,最「貴」。但這「貴」與物質量化計價無關,而是人情味濃的珍貴,以及人性互助的可貴。

相互協力的廟埕,宛如家的延伸
趁著從德國回來投票,離開台南前的倒數5小時,我特地前來普濟殿廟埕展開志工體驗,卻也意外地得到另一種人情與幸福,這與多年「看」燈會極大不同,不僅深切體會燈會的意義,更領受了與人親土親的連結美好。

自12月開始,志工展開花燈收件與整理工作,廟埕廣場上也已先架設好花燈,但周邊八卦形狀的巷弄頂上只有管線與燈泡。先到的志工開啟了一條流水線,撐開燈籠、固定、刷桐油防水、拎到陽光下曬乾……,我蹲坐在小凳上,僅用倒立塑膠椅作為燈籠刷拭的支撐,面盆中的桐油還得時時攪拌以免刷不動,簡易的口罩其實遮不住刺鼻的氣味。一開始我就肩頸僵硬、頭暈目眩,無聲嘀咕著怎麼在連行李都還沒打包的緊張時刻,跑來做這「微」不足道的事?

陸續,有志工從廟埕各個角落出現,有的是全家老少出動,卻都無人差使、招呼地各司其職,就連6歲的小朋友也興致勃勃加入,搶快地將塗上桐油的燈籠跟隨陽光挪移位置。有人送來飲料與點心,或是拿出相機拍照,大家就邊做邊聊了開來,也有些人跟著哼唱年代不一的歌曲,瞬間打破世代的差距。

在這段過程中,隨時可能憑空伸來一雙手,即時提供救援。就像才塗刷完一只燈籠,就有人快手拿去晾曬,另一雙手則是遞上待刷的燈;有時發現燈籠支架鬆脫,還沒開口,立刻有人拎去修補。

我在半小時之後漸入佳境,望著頭上燈籠隨風搖曳,猶若幾乎凌空飛去的五彩氣球,突然意識到每一盞花燈的背後,不僅有創作者的巧手,更有志工們無數顆守護的慧心,他們成全的不僅是美麗的被看見,更圓滿了光亮能於黑暗、強風或雨淋的狀況下,長達一個月地不滅不損,持續直入人心。當社會中每一個人從最小處做起,不管是否由自己站在眾所矚目的舞台,但最後成就的都是一份美好的看見與感受。

最有趣的是海安路某家餐廳的老闆,親自提來半身人高的木頭製的外賣提盒,裡頭端出瓷碗裝的熱騰騰蛋花湯、清炒高麗菜與炒飯,大夥東移西挪出桌面,彼此招呼吃飯,彷彿廟埕就是家庭餐桌的延伸,讓「類家人」自在地既滿足胃腹,亦裝填了被關照的心上踏實。就連我突然發現要帶回德國的年糕沒買,都立刻有人聽見,旋即神通廣大地調來兩大塊,連帶幾塊糕餅一併奉送。廟埕人情就是「你的欠缺,由我們補足」,既聽見彼此的需要,更無有分別的付出,「家」的範圍突破了住所的有形藩籬,而是擴大到眼見、耳聽與觸受所及。

誰說燈會一定要高科技?
午後,看著年輕世代兩人一組,以繩拉起成串曬乾的燈籠,沿著窄巷登梯吊掛,有時缺夾子或工具,只須吆喝一聲,就有人從暗弄另一頭出現、快速遞上,居民出入雖然暫時受阻,費時繞道前卻還不忘叮囑志工小心。

社區,正是最具效能的生產單位;廟會,則是人際絕佳的連結場域;而在地更能實踐共同協力、自給自足的美好與豐盛。普濟殿就在經費、奧援最匱乏,以及最不起眼之處,堅持了8年,為台灣獻上一念心燈的無盡傳續。

當每年一次的燈會,流於經費追高與委外發包,甚至是標新立異的觀光文宣,人們就只能淪為共犯結構地剝削消費,餵養的只是喜新厭舊的「視覺不滿足」,以及製造難以數計的環境垃圾。相反的,出於對在地社區凋零的不捨,因而凝聚的眾人之力,卻是真正落實在地創生、社區總體營造,不僅觸動參與的人思考生命的力道與支點,更在人際網路的復甦中,得到一份最堅實的撐持。

台灣小國寡民,經濟發展若僅以「量化」來評估內需市場,或是觀光效益總是由「消費」金額來定奪,難免落入必須仰賴鄰國的氣虛。然而,若能以普濟殿燈會的在地創生、社區協力為參照,我們不僅可以自我充能,更能於實際動員與參與的過程中,跳脫淪為「消費機器」的自我閹割與數字迷障,真正尋思台灣的出路。

普濟殿燈會絕不是觀光客走馬看花的視覺享受而已,而是可以從心感受,領受每個人本自具足的愛鄉親民力量,以及腳踩母土、仰望神恩的幸福,更重要的是,這份民間自發的行動立與生命力,更是走出台灣未來的重要能量。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