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

楊南郡 : 台灣的矮人傳說


臺灣島上曾經有小矮人居住過的傳說。小矮人的傳說很多,不只是世世代代口傳流存,也屢次出現於各年代的史冊和日本文獻。相傳,山區與海岸森林地帶,曾有一群小矮人居住,他們身高大約3、4尺,臂力很強,行動敏捷如猿猴,善用弓箭行獵於森林、草叢間。
傳說中的小矮人種是臺灣先住民。他們生活在臺灣的年代,比海岸、平原的平埔人、山區的泰雅、賽夏、布農、鄒、魯凱、排灣等族群更加古老,居住年代曾延續到各族移入臺灣的年代,小矮人和其他族群相處並教導農事,彼此之間維持亦敵亦友的關係,最後出於不明原因遭受驅逐,導致全族滅亡的命運。
有關臺灣小矮人的記載,最早出現於清代康熙58年出版的《鳳山縣志》:「由淡水入深山,番狀如猿猱,長僅三、四尺,語與各社不通,見人則升樹杪,人視之,則張弓相向。」
日治時代博物學者鹿野忠雄曾經多次調查遺址,並整理所有有關小矮人的傳說。參考鹿野博士發掘調查成果和文獻所載傳說內容,歸納如下:
※小矮人身高2尺至4尺餘。
※小矮人的頭髮是紅色且捲曲如毛毯狀(部分傳說如此)。
※穴居或半穴居,住屋是石板屋構造。
※種植芋頭為主食。
※善用弓箭,用的是強弓,箭簇促使用石頭、獸骨或鐵製作。
※部分小矮人使用陶器、石臼、石杵。
※部分小矮人出草獵頭,其他的沒有此習俗。
※群體居住,一間房屋居住多人。
※身材矮小,但臂力強,動作敏捷伶俐。
※頸飾是用紅、藍、黃等不同顏色的珠子串連製成的。
※大部分小矮人,比泰雅、布農等各族更早移入臺灣。
後來移入臺灣的族群,曾經接受小矮人教導生活技能,但也曾經被小矮人加害而受苦,不得已合力驅趕小矮人,最後小矮人不知所終,或傳為滅族。
小矮人所居住過的地方,被視為禁忌之林,各族的人都不敢擅入,否則會生病。迄今為止,已多處發現疑似小矮人居住遺址與出土文物,如上坪溪上游岩洞、伊巴厚社、巒大社、 郡大社、大鳥萬社、茶茶牙頓社等各社附近的遺址,以及比較集中於東海岸太麻里溪、金崙溪、大竹篙溪、大武溪上、中游沿岸的各遺址。疑似小矮人遺物,則有石柱、石板、口緣寬大的古甕、石器、石棺等。
要證實小矮人的存在,必須有遺存的骨骸,經由人類組織抗原遺傳多態性(HLA)檢驗,作特定族群基因的分析。但是雖然經過日人學者的努力調查,戰後洪田俊、楊南郡等人的多次勘查,尚未發現疑似小矮人之骨骸及疑似小矮人所使用的服飾用品。
現在,地球上仍有活生生的矮小人種(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之尼格里道類型):例如中非俾格米人(Pygmies)、印度孟加拉灣東緣安達曼群島的安達曼人(Andamanese)、馬來半島的賽芒人(Semangs)、菲律賓的尼格里道人(Negritos)。這些矮小人種的主要特徵是:身高150公分以下,膚色較黑、顴骨突出、臉部圓闊、短頭型、頭髮捲縮、使用長矛與弓箭狩獵……,和臺灣所傳的小矮人特徵很接近,只有一點不同的是:臺灣小矮人和臺灣原住民,都不曾使用吹箭和毒矢狩獵。
臺灣小矮人的特徵據傳很像菲律賓尼格里道小黑人,因此在日治時代,曾有「臺灣小矮人是否為尼格里道小黑人?」的論辯。參與辯論者是曾經來台調查原住民頭蓋骨的京都帝國大學醫學部解剖學教授足立文太郎,和東京帝國大學原任人類學教授鳥居龍藏。
除了這二人外,伊能嘉矩、鹿野忠雄、松村瞭等人,也曾經試論臺灣小矮人與被荷蘭人帶來臺灣使役的「黑鬼蕃」小黑人、非洲Pygmies小黑人、原住華南地區苗族的比較與關聯。鳥居博士甚至指出:頭髮捲縮的尼格里道血統曾混入臺灣平原、海岸,而出現尼格里道型後代,即捲髮小矮人;而山地非捲髮小矮人,可能是苗族的一支,從遠古的年代就移入臺灣的。
參考文獻:
東京人類學會,1898-1932,《東京人類學會雜誌》。
鹿野忠雄,1932,《臺灣島に於ける小人居住の傳說》。
李壬癸,1996,〈臺灣南島民族關於矮人的傳說〉,《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原文出處 台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