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短短幾天,我們經歷了確診案例創新高,和台股史上最大幅度的下殺,超市擠滿人搶米搶泡麵衛生紙,彷彿今天不買,明天就再也買不到了一樣。
貨架上賣的是末世感,大家的心都很慌。
坦白說,我也是,我是個很容易受環境波動影響情緒的人,我看到確診病例數字和超市的人潮,一開始也有點緊張,
但我以為我不會慌的,直到發現自己的太陽穴一直隱隱偏痛、聽見救護車鳴笛而過就會驚醒,才發現我睡不太好。
.
然後,我讀到這一段。
1929年底,美國股市大盤狂飆,來到高點的指數的震盪非常劇烈,資金大幅湧入,許多投資人的心態不是投資,是投機。
然後,股市崩了,一瀉千里,股災不只崩掉美國的股市,也影響到各國的經濟。
1933年,林獻堂日記裡寫了:
「三時接大東信託通知,美國經濟界大起恐慌,銀行、商店倒閉續出,取引所亦停止,日本受其影響,本日取引所亦停止取引,不知株價暴落將至若何程度云云。
昨日新聞曾載美國經濟界之惡化,不料其至於若是。又接陳炘在東京來電,言美國金融禁止之形勢,東株明日亦休會,當分惟有靜觀。」
.
當分惟有靜觀。
沒錯,越是慌亂的局勢,越要冷靜地等一切穩定下來。當分惟有靜觀。
「當分惟有靜觀」這句話,對我來說真的非常受用,確診案例還在增加,此時一動不如一靜,沒事不要亂跑,盡可能地在家避風頭,不要給防疫人員惹事,先等局勢穩下來。
.
然後,我的心情也得穩下來。
為了避免自己的情緒波動,除了政府的疫情記者會之外,我盡可能地不看電視新聞,下班後就把頭腦放空,打電動,做簡單的運動,不要讓自己處於焦慮的狀態。
還好我還有幾個好友群組,大家互相打氣,彼此安慰,看著群組的支持訊息,我的心情慢慢回穩。
我一直告訴自己,不要慌,疫情會過去,再過幾天,確診人數一定也會降下來。
一切會沒事的。
(圖為日治時期臺灣銀行海外各支店分布圖)
原文出處 蔡蕙頻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