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

【祝臺灣新文學的兩位才子生日快樂:龍瑛宗、呂赫若】20210825


今天(8/25)是個特別燦爛的日子,百餘年前,新竹北埔客家庄裡一戶商人家庭,迎來他們排行第八,最小的兒子;三年後同一天,臺中葫蘆墩支廳的地主家庭,也有另一位男孩誕生。兩人後來相繼投入文學創作,也同樣用傑出創作改寫臺灣文學史。今天是作家龍瑛宗、呂赫若的生日,讓我們一起認識這兩位,臺灣新文學的耀眼星星!
🖋 戰鼓聲中的歌者:#龍瑛宗(1911-1999)
本名劉榮宗的他,進入北埔公學校就讀時,在導師成松先生引介下認識日語詩歌,種下文學種子。1930年從臺灣商工學校畢業,後進入南投臺灣銀行任職。能在銀行工作,對當時臺籍人士來說並不容易,看似風光,但身處其位的他,卻深深體會臺、日不同族群間的差別待遇。龍瑛宗將這樣的苦悶,用優異日文寫成處女作〈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獲日本《改造》雜誌小說佳作推薦獎,是殖民地出身的臺灣作家首次獲獎,也讓他一躍文壇。
1941年,龍瑛宗為追求文學夢,辭去銀行工作,轉任《臺灣日日新報》編輯。隔年,龍瑛宗獲選為第一回「大東亞文學者大會」的臺灣作家代表之一。戰後,龍瑛宗曾擔任《中華日報》日語版的文藝欄主編,也先後發表多篇作品,但不久即因政策廢除日文版,失去文學發展舞臺。1949年,他進入合作金庫後,沈寂三十年時間,直到1980年,才開始以中文大量創作,在聯合報副刊發表短篇小說〈杜甫在長安〉;1982年以〈勁風與野草〉獲聯合報小說獎;1987年,獲頒「臺灣新文學特別推崇獎」,他在1999年逝世,享壽89歲。
📌龍瑛宗文學館一週年慶「北埔印象 葉裁攝影展」
日期:8/21(六)~ 9/26(日)
地點:龍瑛宗文學館
地址:新竹縣北埔鄉長興街8-10號

========================
🖋 臺灣第一才子: #呂赫若(1914-1950?)
本名呂石堆,出身在地主家庭的他,自幼接觸新式教育與思想,考上台中師範學校(今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畢業後亦曾短暫任教。儘管出身富裕,卻不曾阻礙他關注社會底層、凝視貧窮的視野,1935年,以「呂赫若」為筆名,在《文學評論》發表第一篇日文小說〈牛車〉,因其對農村困境的深刻描寫,成為文壇矚目新星,該作隔年被胡風編譯,選入《朝鮮臺灣短篇集─山靈》引介至中國。
被譽為「臺灣第一才子」,呂赫若在音樂、戲劇也都有所發展,1939年赴日學習音樂,還曾加入東寶劇團演出。返臺後持續活躍文壇,〈財子壽〉獲第一回「臺灣文學賞」、〈玉蘭花〉談討族群共處,還有〈廟庭〉、〈風水〉等作發表。他曾結集出版小說集《清秋》,亦參與了1940年代,寫實與浪漫路線陣營,彼此辯駁的「糞現實主義文學論爭」;戰後,迅速克服語言轉換障礙,完成中文短篇小說〈冬夜〉、〈月光光:光復以前〉等作。
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呂赫若對當局徹底失望,短暫任教後逃亡山區,加入反政府組織。爾後再也沒有呂赫若的消息,有推測是遭蛇吻身亡,至今仍無遺體下落。
📌《台北歌手》
改編自「臺灣第一才子」的傳奇人生,由莫子儀 MO Tzu-yi Morning飾演才貌兼具的呂赫若
線上觀看平台客家電視 HakkaTV:https://reurl.cc/GmWEV3

殖民地社會的箝制與壓迫,雖然帶給當時臺灣青年,無數的苦悶與磨難,卻阻擋不了他們對理想的追求、對自由的嚮往、對藝術的渴望。謝謝龍瑛宗、呂赫若,為後世留下的傑出創作,讓我們可以從優美文字中,看見歷史環境現實,也看見心靈脈動軌跡。
#文化部 #認識臺灣文學史 #兩人日文小說都有譯作出版請支持閱讀
——
龍瑛宗影像提供:龍瑛宗文學藝術教育基金會
原文出處 文化部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