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海角七號、在地化、電視化、城市行銷、台灣電影、日治。
原論摘要:
作者先從台灣電影發展史講起,有條理的耙梳了台灣電影歷史的內外在發展影響的幾個重點:從電影誕生年1895剛好也是日治時期的開端,一直到1945年日治結束,整整有50年的時間,台灣電影業也歷經了1920年日本公司爭奪市場,1930年建立全島映演發行網,「同化時期」(1919-1937),拍攝政治宣傳影片,題材有:台灣風景、文化、民俗、日皇裕仁太子訪台。
不過日治對台灣自製電影貢獻不大,本世紀只有十部左右,相較於同時期統治的「滿洲國」、中國華北、上海、南京,都遠遠不及。日治時期對台灣人民的洗腦如:1943年由台灣總督府、滿映與松竹合製影片《沙鴦之鐘》相當具有爭議。再來是「混沌時期」(1945-1949) 陳儀接收改組日治的「台灣映畫公司」成立「台灣電影製片廠」。
國民黨政府來台後,(1949-1983)長達三十多年,並成立三家公營片廠「中國電影製片廠」、「中央電影公司」和「台灣電影製片廠」,成為製拍電影主力。1963年舉辦「金馬獎」鼓勵國片,「黃金年代」出現:1960年代台灣生產約1200部電影,類型電影蓬勃:「黃梅調」、「武俠片」、「武打片」、「古裝歷史」、「歌舞喜劇」、「愛情文藝」、「健康寫實」……等。導演:李行、白景瑞、李翰祥、胡金銓、宋存壽,經典輩出。隨後(1983-1992)年「台灣新電影」崛起,同時期(1977)大陸文化大革命結束,大陸「第五代導演」、「香港新浪潮」、台灣「台灣新電影」出現,可視為受「法國新浪潮」影響。
「台灣新電影題材上轉關注本土社會生活,呈現台灣戰後歷史文化經驗。形式特色:散漫敘事、非連戲剪接、長鏡頭拍、非職業演員、即興表演等。重要導演:侯孝賢、楊德昌、萬仁、王童、李佑寧、曾壯祥、張毅、陳坤厚等。多數來自學院專業背景,具台灣本土意識自覺。
1992-2007年為台灣「後新電影」時期:李安、蔡明亮、陳國富、何平、張作驥、林正盛、易智言……等,為重要代表導演。題材關注當下社會生活,尋求拓展票房可能,唯難以作者電影稱之。並舉例說明國際流行類型商業企圖作品:《雙瞳》、《詭絲》及蔡明亮與何平「電影現代主義」電影,李安《臥虎藏龍》及周杰倫《不能說的秘密》將「華語電影」的發展帶往不同方向。
再來談到《海角七號》出現所引領的風潮,與他的電影文本敘事手法的分析,宣傳策略不同於往常國片的形式,新網路媒體崛起對舊媒體生態的衝擊改變,還有導演魏德聖本身對於「殖民經驗」的濃烈認同,故事發生地南進與城市行銷結合,還帶動了台灣各地方政府對「拍電影」事業的熱衷投入,尤其《海角七號》以5.3億的驚人票房帶動了所謂國片復甦潮,作者再以《海角七號》為例,提出本文要討論的在地化、電視化與城市行銷與再造國片的建議。
原論結語:
《海角七號》引發的「在地化」、「電視化」與「城市行銷」的電影創作趨勢,仍然持續發展中。相較於之前的《雙瞳》、《詭絲》或當下的《痞子英雄》少數嘗試跟進「國際流行主流類型電影」的努力,這個趨勢凸顯在地影視經驗、庶民生活與語言,混雜以國際主流觀影樂趣、數位特效或動畫,追求電影的娛樂價值與商業斬獲。那些「作者電影」的傳統,多以「一片導演」努力堅持創作:《不能沒有你》、《歧路天堂》、《一席之地》………等,最令人期待要算鍾孟宏導演。「華語電影」歷經「台港主導」、「好萊塢片廠主導」,將進入中國完全掌控的時代。
個人心得:
《海角七號》所引發的效應,到現在經過導演魏德聖之後的《賽德克巴萊上、下》、《KANO》一樣大賣座跟暢銷,可以說將導演個人魅力與品牌效應,推展到一個極致,我們看不到多少論述推崇他在個人電影藝術成就上有多高的高度,但卻可以看到很多他的信徒(信仰者),對於他的電影的死忠護持與極力辯解,這也是在其他台灣導演身上少見,甚至於其他國家的電影創作者身上絕無僅有,這背後對於電影行銷的手段研究探討,其實是相當有趣的。
細細加以分析其電影手法與內容,常常可以發現問題,如老師提到的與劇情無關的插科打諢,說他取自於電視喜鬧劇的奶水,可信度是相當高的,尤其他的演員群,要不是出身電視圈、通告藝人,不然就是素人居多,這在侯孝賢、楊德昌新導演電影中對於素人演員啟用的來由以及最終結果,還有其創作的嚴謹態度上差異實在很大,這也是我個人不解為何他的擁護者過度崇拜與保護導演的理由所在,我完全不知道為什麼?
尤其扛起「本土化」、「台灣」的招牌,似乎就像黃袍上身一般神聖不可侵,這是將電影內涵的扁平化,有的只是鼓動一批有相同生活經驗的人們去鼓掌喜愛,對於電影欣賞的能力的提昇其實非常非常有限,看似驚人的票房紀錄其實裡面的單薄也同樣驚人,我相信魏德聖導演是一個非常懂電影與媒體操作的人,這從海角七號由PTT論壇出發,一直到主流媒體瘋狂沒日沒夜的報導,其實是有連動性的與因果關係。
台灣民眾的善良可愛單純也同樣可以被鼓動成一種反動的力量,可能變成錯誤的執著堅持,這在很多社會現象都可以看到,尤其魏德聖導演連續四部作品中,一連串對台灣被殖民時期的日本,那種莫名的鄉愁與感懷,終於在《KANO》裡大爆發,這當然不在本文討論的範籌,不過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現象。
我自己大概在2005年開始以部落客影評進入電影的領域,差不多有近十年時間,然後經過大量看片與書寫影評之後,對國片及市場以及影展的參與及連結更深,所以才會有進一步到大學電影系就讀的想法與需要,畢竟當部落客影評只是一部電影接著一部電影的欣賞閱讀發表心得,其厚度還是相當有限。對於學術性的電影研究,正是我進入校園第一也最感興趣的領域,很謝謝老師的帶領,雖然前面兩周沒聽到課,但在聽過這學期一半的電影研究之後,漸漸的有一些概念,因為論文的閱讀對我來說,是較為陌生與很少的接觸。從我前面兩篇作業的進行嘗試,就可以看出我對於文章資料的選擇能力是不夠的。
我想老師這一篇文章對我是很有啟發性的,歷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電影發展的脈絡,在當今全球化與資訊爆炸的當下更顯重要,否則你的發表創作或是文字都有可能會偏頗及狹隘。這篇文章中對本土化及本地化的差別辨證,都進一步幫助我釐清觀念。老師文章提到的重點,剛好可以對我之後應該繼續補足加強那些方向與內容有指引性與參考價值。
另外,我對國片從2005到2014目前為止都有一直觀看與關注,因此,我想以老師這篇文章的啟發,當成繼續討論研究國片發展未來的起點,也做為在校時期的重要功課之一,非常謝謝老師!然後,此課程的論文繕寫我也會朝這方式進行與研究。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