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BOOK

神作「沙丘」為何是科幻小說聖經?


小說改編電影「沙丘瀚戰」(Dune)今日正式公映,叫很多影迷和書迷期待,皆因這部半世紀前的史詩式神作,不但是「星戰」等科幻經典的靈感來源,其刻劃的生態危機與宗教衝突,更呼應當前的全球困局。英國小說家 Hari Kunzru 在「衛報」撰文,從作家赫伯特(Frank Herbert)的創作歷程,分析小說如何承載 60 年代美國叛逆精神、與我們當下的現實扣連。
赫伯特自小在美國西岸華盛頓州長大,19 歲開始半職寫作,為地方小報當記者、為雜誌寫短篇故事,閒時出海捕魚。其性格充滿著西岸的自由意志主義,重視自力更生,不信任中央集權,富有實驗精神。他曾經為共和黨參議員任職撰稿員,見證擔任參議員的遠房親戚麥卡錫(Joseph McCarthy),如何整肅美國共產黨及其同情者。
總的來說,赫伯特人生早年在平淡中渡過,沒有大起大落。他喜歡涉獵龐雜的知識,不受傳統教育束縛,但年過 40 歲,投稿作品都未引起廣泛迴響。妻子反而成了家庭經濟支柱,為百貨公司製作廣告文案而放棄本身的寫作事業。
赫伯特的人生轉捩點,始於為雜誌採訪美國農業部的計劃,以引入歐洲沙灘草抗衡沙漠化。這個與創作無關的任務,竟然令赫伯特沉醉於研究沙漠與沙漠文化,並衍生出兩部短篇科幻小說,當中夾雜著虛構故事與科學實證。雖然當時科幻小說都以短篇為主流,但赫伯特不甘心,他決意要創作長篇小說,被 20 多家出版社拒絕後,最終受一家沒有小說出版經驗的出版商賞識,成就了後來的「沙丘」。
沒有電腦與機械人的科幻
「沙丘」故事發生在遙遠的未來,人類在戰爭中慘勝機械人後,制定出新宗教戒律,嚴禁機械「假冒人類思維」,迫使人類在沒有電腦的未來展開另類進化。在開發人體潛能的過程中,稀有香料「美藍極」(Melange)成為關鍵要素,它能夠提升人類心智,是探索星際航道、維繫帝國統治的重要工具,奈何全宇宙就只有貧瘠星球「沙丘星」蘊藏這種物質。
縱然沙丘星住有桀驁不馴的原住民,還有無堅不摧的沙蟲怪獸,仍然無阻帝國開採的野心,貴族亞崔迪家族(House Atreides,港譯阿特雷斯)被分封到當地後,要面對來自各方的政治陰謀威脅;家族繼承人保羅踏上沙丘星,卻發現體內的神秘意識覺醒,將會改寫宇宙間全人類命運。
部分故事設定,從一開始便注定顛覆科幻傳統,正如書評人 Jon Michaud 在「紐約客」文章分析,電腦和機械人是定義科幻小說類型的兩大要素,赫伯特卻藝高人膽大把兩者排除在外,使作品別具一格。Kunzru 則讚揚,縱使赫伯特某些創作充滿前人影子,譬如小說家 E. E. Smith 在 30 年代的科幻系列「透鏡人」(Lensman),但赫伯特遠比前人更反中央集權,而且探討的課題更豐富多樣。
無論魔幻、奇幻抑或科幻,故事再離地都必然有時代印記。如果「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是回應法西斯主義崛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創傷,「沙丘」就是擁有水瓶座年代(The Aquarius Age)特質,反映人類對環境壓力的關注、對人類潛能和意識轉變的重視、發展中國家顛覆歐美國際秩序的風潮。故事還承載了 60 年代反文化運動精神,與赫伯特相識的美國禪學思想家 Alan Watts,曾讓禪學思想與 60 年代叛逆精神合流,赫伯特亦明顯受其影響,創作著眼探討時間、個人身份局限、肉體與心靈的關係。
阿拉伯人為原型的外星族群
赫伯特的考究精神亦見於小說之中,其中沙丘星原住民弗瑞曼人(Fremen,港電影譯:弗雷曼)的設計,就是大量參考著名英國軍官勞倫斯(T. E. Lawrence)和探險家西格(Wilfred Thesiger)對阿拉伯貝都因人的描述。弗瑞曼人過著團結而平等的生活,好些術語更直接借用阿拉伯文,如穿著的長袍叫 Aba 和 Bourka、惡魔叫 Shaitan、軍事行動叫 Razzia。
有趣的是,赫伯特為弗瑞曼人信仰加入禪學元素,女性地位亦相對現實中的貝都因人平等,不依循嚴格的性別劃分,女性普遍會參與作戰。有別於「權力的遊戲」(Game of Thrones)中金髮「龍母」Daenerys Targaryen 統領棕色人種奴隸大軍,赫伯特顯然較認同弗瑞曼人,使他們擔當故事的道德中心,擁有抗爭的自由意志,而不是受殖民改造的奴隸。
「沙丘」於 1965 年出版後,赫伯特陸續贏得國際書獎,包括科幻創作最高殊榮雨果獎,但大器晚成的赫伯特沒有轉為全職寫作,反而把實驗精神貫徹到底。他到大學講學,隻身前往南越推動土地改革,藉以削弱越共的聲望,又在家鄉自行建造太陽能收集器、風力發電機和甲烷燃料發電機。「沙丘」後來也寫成 5 部續集,秉持原有的人文關懷,發展出更錯綜複雜的故事線。
這部史詩級作品受到電影界青睞,是「星戰」在內的無數科幻電影搖籃,但原著改編電影的計劃卻多次觸礁。先有著名智利大導佐杜洛夫斯基(Alejandro Jodorowsky)的大膽嘗試,邀請超現實主義大師達利(Salvador Dali)粉墨登場、Pink Floyd 製作配樂,大計卻因荷里活製作人不敢冒險而胎死腹中。1984 年電影大師大衛連治(David Lynch)製作了另一個改編版本,卻極不滿環球影業後來未經同意作剪編,最後從製作名單把自己的名字刪走。
原文出處 CUP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