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關心恆大的事情,因為恆大的危機可能只是個單一事件,也有可能是一連串連鎖反應的開端。如果這是只是個單一事件,那幾個月後,新聞冷掉了,我們就可以忘掉這件事情。但如果這是一連串連鎖反應的開端,那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可能會破掉,中國的經濟可能會崩潰。
但是看了很多台灣跟美國對於恆大的評論,我都覺得只是隨便講講而已。因為美國人大多搞不懂「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台灣人習慣類比,喜歡從歷史裡抄答案,而偏偏像恆大這樣的危機從來就沒有在中國發生過,所以歷史裡面是不會有答案的。
只有這篇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上的文章,我覺得似乎是有抓到重點。但是作者的推論也只做了一半,可能是他比較保守,對於看不太清楚的事情,不想隨便最推論吧?
我看了這篇文章之後,大膽推論如下:
1. 恆大跟雷曼事件不一樣,因為雷曼事件之所以會產生連鎖反應,是銀行之間的資金鏈斷了。
但是中國的銀行大多是國營的,國營的銀行不會倒,也不會有資金斷鏈的問題。如果中國的國營銀行缺錢,那中國的央行再印一些人民幣給他們就好了;
2. 恆大的美元債券如果違約,那外國的投資者會被嚇壞,然後中國的民企以後在海外借貸的成本就會大幅上升。也就是說,中國的民企必須用非常高的利率去發行債券,才會有外國的投資敢去買他們的債券。
而中國的民企也不能不發行新的美元債,因為他們必須發新債來還舊債。
3. 由於借貸的成本大幅提高,中國像恆大這樣的地產公司就算生存下來了,也一定會放緩投資速度,降低蓋新房子的數量。
沒有在中國生活過的人,很難想像地產業在中國經濟中所佔的分量有多大。中國的房地產相關產業佔中國GDP的20-25%,相對之下,美國的營建業只佔 GDP 的 6% 左右,而台灣的房地產業只佔 GDP 的 2.5% 左右。
所以中國的地產業一旦放緩,中國的經濟就會出大問題。
4. 所謂的明斯基時刻 (Minsky Moment),指的是企業或經濟體在成長期可以借錢來投資,而只要賺得錢比必須支付的利息多,那他們就可以不斷的借錢來投資擴張,繼續成長。
直到有一天,企業或經濟體必須支付的利息高於他們的獲利,那他們就會付不出利息,就會倒閉或崩潰,而這就是所謂的「明斯基時刻」(Minsky Moment)。
如果中國的民企在海外發行美元債的利率大幅上升,那他們很快地就會遇到明斯基時刻。
所以中國政府如果想要避免明斯基時刻的到來,就必須想辦法幫恆大、或是逼恆大去支付那些海外美元債的利息。
至於中國政府會不會這麼做?我們明天就知道了,因為據說恆大有幾筆非常大額的美金債必須在明天支付利息。
原文出處 林宜敬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