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吃台南人的早餐,終於吃到正港的「肉燥飯」(bah-sò-pn̄g)!
一般說台灣北部的「滷肉飯」在南部稱「肉燥飯」,其實兩者不但外觀不同,內容也有差異。
肉燥飯的「肉燥」,並非台南擔仔麵以絞肉、鮮蝦頭熬煮而成的「肉燥」。
滷肉飯的滷肉汁,一般兼具皮、脂、肉,傳統是手切,有的切小塊,有的切很碎。有人主張,使用三層肉,切成可以看到皮、脂、肉的小條狀,堪稱上品。
肉燥飯的肉燥汁,則只有皮脂,幾乎沒有瘦肉,切成相對較大的小方塊。台南肉燥飯特別選用豬背皮脂,台語稱之「膩瓤」(jī-nn̂g)、「肉瓤」(bah-nn̂g),Q彈多膠質。
此外,紅蔥頭是滷肉飯的靈魂,但肉燥飯有的不加紅蔥頭。
台南朋友帶我來到「永記虱目魚丸」(中西區開山路82之1號),一家乾淨的小店,值得小吃攤店學習。
一碗肉燥飯30元,配菜不是醃黃蘿蔔(たくあん,Takuan),而是醬瓜,還加了芫荽(iân-sui)。一顆滷鴨蛋15元,滷得很透。
我除了說灰熊腰瘦好吃,也得到在基隆廟口天一香吃滷肉飯+滷鴨蛋的滿足。
「永記」的湯則出乎我意料之外,朋友幫我點了最貴的綜合湯120元+肉丸10元。大碗公裡有魚肚、魚皮、蝦丸、虱目魚丸、肉丸(貢丸)、肉餃(燕餃)、生腸。其中的魚肚、魚皮、生腸都裹了魚漿,吃起來軟嫩。湯則有虱目魚湯、肉湯、蝦湯等多層次的滋味,並撒了切粒的韭菜花。
吃飽後,我年輕耆老找年輕頭家合照,表達我對優質小吃攤店的敬意。
原文出處 曹銘宗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