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老尚存的政黨是美國的民主黨,是美國第七任總統傑克遜建立。共和黨稍晚,在內戰前北方政治勢力,為聯合所有反對民主黨勢力而成立。三大老牌尚存的政黨裡,還包含了英國的保守黨,成立的時間,介於民主黨和共和黨之間。
所有近代世界歷史裡的政黨,包含中華民國的革命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共產黨、蘇聯共產黨、日本自民黨等等,成立的時間都比三大老牌晚。也就是說,列寧的布爾什維克黨和孫中山的國民黨建立之時,他們都深知美英政黨的體制與運作,但列寧和之後的史達林走了一條不同的路,而淪陷在台灣的中國國民黨,還在走這一條不同於民主國家政黨的路,連帶反國民黨起家的民進黨,都還帶有國民黨列寧、史達林屬性,不可思議。
民主、共和兩黨,成立之始,結合政治理念相同的政治人物,目的是為了取得選舉勝利。從一開始,就是從民主的理念出發,所以最後決定政黨走向,候選人取捨的政黨決定,都還是以選舉勝利為宗旨。但這選舉勝利,可以是聯邦的國會席次、白宮主人,也可以是地方政府、議會的位子。很多時候,這些不同的席位,有不同的政治導向,因而產生衝突。政黨的團結會被不同的勢力拉扯,而產生吵雜、分裂的情況。現在共和黨正在進行的眾院內戰,就是一個例子。議長麥卡錫領導的共和黨只有少少的多數優勢,但黨內的挺川派,不斷地背刺,寧願政府關門,也不願配合拜登的白宮,讓麥卡錫只能找民主黨妥協,避免聯邦政府因為沒有預算而關門。但挺川派,非常不爽,準備背剌到底,要對麥卡錫不信任投票,倒麥。
這種親痛仇快的發展,讓許多不懂美國民主的人大為搖頭。但這種吵雜、鬥爭,反應的是美國社會的聲音。共和黨就是還沒有找到一條後川普的道路,所以才須要在檯面上撕破臉,吵個過癮。各有各的民意基礎,大家就把牌都攤出來,鬥個你死我活,最後民意的聲音,就會用一種妥協的方式出現。這就是民主政黨最重要的功能,為理念而結合,因民意而惡鬥,但最後為了民主的治理而妥協,沒有人贏者全拿,沒有人永遠佔上風,最後還是給了自由的人們作出集體的決策,社會因而前進,國家因而進步,兩黨也沒有因為內部鬥爭,而不再存在。
人民至上,自由萬歲,而政黨在人民之下,是美國人的基本概念。經濟學家傅利曼說他是R大寫的共和黨,因為他加入共和黨,不是因為他和共和黨理念完全契合,而是他需要共和黨的政治實力,來達成他的政治經濟理念。這個認知,是在新興民主,或者是根本不民主的國家裡長大的人,所難以理解的。
國民黨治下長大,還有現在還在共產黨統治下的人們,他們認知的政黨,不是民主政治的政黨,不是以人民至上為宗旨的政黨,而是掌控所有國家機器、一條鞭、從上到下完全統治的一個組織。史達林從1922年掌權開始,頭銜就只有蘇共總書記,直到1941年希特勒侵略蘇聯,他才加了三軍統帥的頭銜。黨一直在國之上,黨更是在軍之上,黨是個無所不在的存在,違背了黨,就是違背了史達林,就是違背了共產主義,在共產黨的治下,是沒有活路的。
黨的存在,只有一個目的,掌握權力。毛澤東學史達林、研究史達林,拷貝史達林得相當厲害。毛說,「黨指揮槍」,這個任何一個非共黨國家都會認為不可思議的概念,居然是共產黨最核心的價值。但也不奇怪,因為黨,就是為了權力而存在,沒有了槍,還有權嗎?
從孫中山開始,中國國民黨就一直對新勢力布爾什維克黨相當有興趣。蘇共在1917年革命成功,但自己腳步都還沒站穩的時候,就伸手進了國民黨。孫中山,尤其是蔣介石,在兩次國共合作後,徹底的把自己列寧、史達林政黨化。中共有政治局、有常委、有中央委員,國民黨也有中常委,也有中央委員,也有黨主席的一條鞭,這些都是列寧、史達林的發明。在蘇聯待了十二年的蔣經國,把列寧、史達林的一套,完全移植到小島台灣,沒有違和,因為蔣家天下和共產黨本質差異不大,黨都是為了權力的掌控而存在。
所以民主化之前,黨政不分,黨職經驗可以算為公職經驗,要先入黨才能參軍,黨也指揮槍。
但台灣的民主光榮革命奪走了國民黨的專權,國民黨沒辦法轉型成民主、共和兩黨那種以選舉為目的的鬆散結合,太多人習於中央集權的制度,太多人仰賴國民黨的黨產,所以國民黨面對民主選舉,常常發生頭重腳輕,不接地氣的情況。
但那是中國國民黨,請問民主進步黨作為民主政黨,為什麼有國民黨一樣的組織結構?中常委聽起來多麼噁心。為什麼要有一條鞭?當朝時,總統分配資源,自然有權力主導政策。在野時,沒有資源,黨中央有心無力,一條鞭做什麼?黨的功能,在我看來,只有提名公職候選人,但用一條鞭的方式,遲早會發生和民意相違背的情況。民進黨現在要做的事,是加速推動公辦初選,導入民意進入提名程序,弱化黨的功能,才是真正的民主政黨。
原文出處 陳家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