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專題演講|20241114顧雅文:尋溯:從環境史視角探尋曾文溪水的水歷史與水文化】
尋溯的意涵
顧雅文老師從環境史視角得到啟發與構思,書寫出版《尋溯:與曾文溪的百年對話》一書。在演講中,顧老師分享取名「尋溯」的兩個意義,一是類似於溯溪,在空間上沿著曾文溪的河畔去探尋發生的故事,二是在時間上沿著歷史的長河去回溯歷史的記憶與經驗;副標題的取名也有巧思,是透過多重敘事的手法,呈現不同的人群如何與河川不斷糾纏、互動的歷史,跳脫人與自然二元對立的觀點下英雄式與描繪進步的黑暗面兩種書寫觀。
不同人群與曾文溪的互動故事
顧老師以日日新報上的一篇漫畫(倒水的妖怪與在地上呼救的人民)點出英雄式的治水觀,不過單用這個角度去研究、思考人群與曾文溪之間的互動故事會可能有所侷限,因此顧老師運用大量的史料與地圖,分別從水文治理與河畔居民兩個層次來反思這個議題。
在水文治理上,影響日治時期統治者與治水官員認定洪患是否為災害,以及治水與否的關鍵在於利益,這點在日治時期的兩次河川調查中曾文溪是否被重視就是明顯的案例;另外在曾文溪開始治理後,除了新建堤防、滯洪區等工程外,也做了許多保險,像是上游的砂防和要求人民自主防災的水防組,這是一套結合多元方法的治理思維。
在河畔居民的視角上,顧老師先以在臺日人的觀點切入,點出面對洪患臺日居民之間的差異,並深入解釋臺灣人泰然態度背後的文化意涵—長期與災害共存的居民產生的調適機制、知識、文化回應,並以曾文溪流域公親寮、蘇厝寮、大塭寮、溪南寮等案例,解釋這些調適機制(築堤、洪氾信仰、彈性的土地舊慣、移動與憂患意識)。
臺灣水歷史研究的史料寶庫
顧老師推薦想要研究有關水的議題或是環境史的同學,可以多使用經濟部水利署轄下的研究單位—水規所典藏的各種河川調查地圖、治水計畫地圖。顧老師認為這些地圖能了解日治時期的工程技師是如何調查河川,以及他們治水思維的變化,也是見證臺灣河川百年來變化的最好的證據。目前水規所的地圖在中研院GIS中心有提供數位化資料,可以向GIS中心申請使用想要的圖資。
結論
從水利史到水歷史
過去的「水利史」,聚焦於水之利,大多未將災害的影響納入考量,但從曾文溪的案例可以看到,水利與水害是並存的,水不單是一種資源,同時也帶來災害。顧老師認為從「水歷史」長遠的視角來看,更能清楚看見自然與不同人群之間的糾纏、統治者的治理思維,以及河畔居民面對洪患的韌性,同時也可以當作現代水利人員在制定政策時的參考,與大眾面對災害時的借鏡。演講最後,顧老師提到「水歷史」研究在材料(圖資史料)、觀點(環境史視角的反思)、方法(跨領域整合工具)上都有很大的拓展空間,希望對這類議題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一起加入「水歷史」研究的行列。
(采慧)
原文出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