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 nippon.com (所有圖文版權皆屬原著作權人所有)
1983年,筆者以「臺灣政治觀察者」的身分,前往觀察所謂的「增額立委選舉」及臺北以外的選情注目地點。其中訪問羅東的方素敏女士競選總部時印象倍感深刻。
原文出處 nippon.com (所有圖文版權皆屬原著作權人所有)
1983年,筆者以「臺灣政治觀察者」的身分,前往觀察所謂的「增額立委選舉」及臺北以外的選情注目地點。其中訪問羅東的方素敏女士競選總部時印象倍感深刻。
原文出處 nippon.com (所有圖文版權皆屬原著作權人所有)
1982年以文化人派遣身份訪臺進行學術論文發表,結識了當時的學者與黨外人士,返回東京後,又參加了黨外人士的「外交」聚會,親眼見證當時的臺灣反對勢力的炙熱運動。
原文出處 nippon.com (所有圖文版權皆屬原著作權人所有)
因現實種種的際遇,非一頭栽入臺灣政治的研究,卻實實在在地朝向此方向前進。
原文出處 nippon.com (所有圖文版權皆屬原著作權人所有)
1980年的林義雄「滅門」慘案事件當時正好來臺,在狂瀾的政治動盪中聽聞葉石濤先生的一席話,種種遽變在心中留下的衝擊。
原文出處 nippon.com (所有圖文版權皆屬原著作權人所有)
筆者回顧1980年第二次造訪臺灣時的難忘際遇。此時美麗島事件剛發生,在如此森嚴的社會狀態下,與當地有識之士們在日本時代開業的名流餐廳「波麗路」進行了交流,讓筆者奠定了往後研究方向和其態度。
原文出處 nippon.com (所有圖文版權皆屬原著作權人所有)
通曉中日文,曾任林獻堂秘書的葉榮鐘,經歷日治時期的臺灣政治社會運動,立志寫下1930年代親眼見證的臺灣民族運動。戰後更企圖撰述國民黨統治下的二十五年史。
原文出處 nippon.com (所有圖文版權皆屬原著作權人所有)
第一次前往臺灣,幾乎繞行了臺灣一周,感受到70年代臺灣的朝氣活力與豐饒。對臺灣的刻板印象與無知因眼前所見及體驗,漸漸崩解,填入新的認知及色彩。
原文出處 nippon.com (所有圖文版權皆屬原著作權人所有)
1949年與1972年
我出生於1949年,在1972年考上研究所,一腳踏上了研究學術的道路。順帶一提,我也在同年結了婚。
無須贅言,194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元年,同時也是蔣介石領導中國國民黨,敗逃臺灣的那一年。總之,在我出生的同一年,臺灣海峽的兩岸,兩個自稱中國的政治實體,形成對峙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