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文化局今天發表新書《清代府城馬兵營、小西門古文書契集》,並同步舉辦特展,展出13件最具特殊性的古文書契,見證台南府城西南一帶近158年的開發歷程,也看見清代衙役間的俠義精神,及前副總統連戰的爺爺連橫狀告磚子橋吳家、日人迫使當地居民遷居他處的歷史。
1900年日治初期,日人為興建台南監獄、台南神社、台南地方法院及相關宿舍等公共建築,強制收購台南府城西南一帶的土地,包含馬兵營、小西門、下太子廟、莊雅橋、保和宮等,連帶也保留下3百多筆的古文書契。而這批珍貴史料原由台南監獄保管,一直未被外界知悉,直至2011年移轉至國發會檔案局收藏後,才逐漸受到外界關注。
文化局委託國立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整理這批古文書契,將部分成果集結出版《清代府城馬兵營、小西門古文書契集》,並從中挑選13件最具特殊的古文書契,今起至10月4日,於最鄰近馬兵營及小西門等舊地的文創PLUS展出。
嘉大應用歷史學系助理教授吳建昇表示,此次展出13件古文書契中,有最古老的典契(清乾隆8年,1743年)、古代恩義下的找洗契、府衙門捕快互助安家立約、著名家族地契、教堂設置衝突(教案)、保和宮擴建、英商怡記洋行收購本區土地等,其中,
清道光4年(1824年)台灣府八班皂快總王吉等人立的合約,說明當時衙門差役間互相約定若有人因事故辭職時,頂替的衙役應給予原衙役家屬安家費,或由衙役共同分擔,可見當時相互扶持的俠義精神。而以當時粟折銀6錢推估,安家費約現今新台幣34萬8000元。
另外,明治32年(1899年)的台南地方法院欠席判決正本,則是當時該地區2大家族馬兵營連家因土地賣買糾紛告磚仔橋吳家,判決文中可見連雅堂的名字。
吳建昇說,日治初期日人迫使當地居民遷居他處的強制作為,《台灣通史》亦有記載,連橫在家族遭強制遷離七代世居的馬兵營後,曾無奈寫下:「改隸後,余家被毀,乃居西城之外。」也可從這批古文書契中見證歷史。
原文出處 自由時報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