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時評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俄羅斯 新報Novaya Gazeta總編輯 穆拉托夫 Dmitry Muratov如何在狹縫中求生存?


俄羅斯著名調查記者、「新報」(Novaya Gazeta)總編輯穆拉托夫 (Dmitry Muratov),與菲律賓記者雷薩(Maria Ressa)同獲今年諾貝爾和平獎。二人得獎理由是「努力捍衛言論自由,而這是民主和持久和平的先決條件」。在威脅日益加劇的俄國新聞環境中,穆拉托夫與「新報」要捍衛言論自由著實不易。自 2000 年起,「新報」已有至少 6 名記者遇害,這份俄國「最勇敢」報紙仍能存活至今,原因之一可能跟穆拉托夫個人與俄國各界人士一直保持良好關係。

1993 年,穆拉托夫聯合創辦當時稱為「每日新公報」(Ezhednevnaya Novaya Gazeta)的「新報」,並獲戈爾巴喬夫提供其部分諾貝爾和平獎金作資助。「每日新公報」成立後,一直報道車臣的政治、腐敗與戰爭罪行新聞。1995 年,穆拉托夫成為「新報」總編輯。

經記者調查,「新報」歷年來曾報道俄羅斯軍事人員涉嫌參與擊落 MH17 客機、車臣政府清洗迫害同性戀人士等新聞,其中,女記者 Anna Politkovskaya 以報道俄羅斯軍隊於車臣侵犯人權的行為聞名。然而,在「新報」捍衛言論自由的記者,人身安全難獲保證。Politkovskaya 於 2006 在寓所電梯遇害,外界懷疑她的死涉及政治動機。

Politkovskaya 是自 2000 年起 6 名遇害的 「新報」記者之一。2009 年,維權律師 Stanislav Markelov 及「新報」記者 Anastasia Baburova,於公開場合遭新納粹分子殺害。英國錫菲大學新聞與數碼媒體講師 Ilya Yablokov 指,為保護報社內從事危險調查的記者,穆拉托夫此後制定了安全協定。

不過,真正能保護「新報」記者的,也許是穆拉托夫的人脈關係。Yablokov 形容,穆拉托夫結下了大量不介意鏟除自己的仇敵,但同一時間,無論是國內上層政治人物、執法人員還是超級富豪,他在俄羅斯社會各階層都有朋友。「莫斯科時報」(The Moscow Times)亦稱,有傳穆拉托夫在克里姆林宮人脈廣泛;2019 年 Meduza 記者 Ivan Golunov 遭羅織販毒罪名,穆拉托夫更是成功遊說當局釋放記者的關鍵人物。

穆拉托夫的人脈關係也有一定爭議。據俄羅斯獨立調查機構 Proekt 報告,「新報」主要贊助人是現年 69 歲的切梅佐夫(Sergey Chemezov)。切梅佐夫早於 1980 年代已是普京密友,現時領導國營國防工業公司 Rostec。從事調查報道、揭露黑幕,似乎與「跟國內上層政治人物關係良好」有衝突。Proekt 指,如「新報」遇上涉及切梅佐夫的報道內容,須提前與 Rostec 負責人討論;穆拉托夫則否認有關說法。

穆拉托夫與「新報」有否犧牲部分新聞自由,換取克里姆林宮的容忍,不得而知。「新報」資深記者 Pavel Kanygin 今年 3 月接受「莫斯科時報」訪問時坦言:「在俄羅斯,記者確實要面對紅線,我們不能超出太遠。這是當今新聞業的現實。」「新報」其他工作人員也承認,普京家庭和私人生活有關的故事,絕對是報道禁區,可能會招致克里姆林宮報復。

Yablokov 則認為,穆拉托夫與國內政權掮客建立友誼,是要幫助自己在充滿陰霾的俄羅斯政治環境中活動。「穆拉托夫沒有運用自己的影響力和人脈謀求個人利益,而是為了維持俄國境內最後的新聞調查庇護所。」

原文出處 CUP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