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十年前我剛落腳府城時,有段時間幾乎每天到保安路覓食,香腸熟肉、虱目魚羹、牛肉湯、八寶冰、鍋燒意麵、蝦仁肉圓、米糕等,短短一條街,一網打盡所有臺南美味。但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卻是那條街上的阿明豬心。
說來很奇怪,其實阿明的姐姐,就在距離我家不遠的文化中心附近開店,店名為黃家豬心,菜色與料理方式、甚至口味,大多與保安路上弟弟的店無異,但總覺得阿明豬心依舊無可取代。
姊弟倆對豬肝、豬心、鴨腳翅等食物的處理,都與別人不同,別出心裁。好吃的豬肝湯難尋,食材新鮮是必須,但火侯掌控更是不易,稍一不甚就過熟,又乾又硬的豬肝湯,很難讓人下嚥,因此,有的聰明店家裹上薄粉,湯頭點綴些冬菜,讓豬肝嫩些,鮮味也可被引出來,如同寧夏夜市的豬肝榮。
阿明豬心的豬心冬粉與豬肝湯,則取徑他途,放棄了在豬肝上動手腳,專研如何改良烹飪方法,阿明的豬心,大多現點現切,切完之後,投入一小鋁杯,灌注熱湯,再將鋁杯投入熱水鍋中,有如隔水保溫,就靠著這種泡熟而非直火煮熟的方式,保其鮮嫩口感。
阿明的攤頭旁也有個圓形鐵箱蒸籠,提供骨髓、腦隨、鴨腳翅等燉煮湯品,其中,鴨腳翅是我的最愛,兩隻鴨翅一小片藥材提味,放入蒸籠中慢蒸一小時,鴨翅肉嫩,湯頭清澈卻豐腴,只有用此方式,那一碗的精華才得以全部留住。這種湯,雖是三高促成物,但天冷的冬天喝一碗,會有幸福的感覺。
豬心與鴨腳翅的烹調方式,很極端的不同,我一直沒機會問這是誰發明的「步數」,因為這必須很清楚的考慮了食材的特性與烹飪的方法,慢燉的與輕泡的,才能各顯神通。
但說實在,姊弟倆的食物不分上下,但願意讓我每次都要等上二十分鐘才能入座點餐的,還是弟弟的店。
阿明豬心的店主阿明,是個奇人,營業時間總是忙著不停,光看他下刀切豬肝、入鋁杯泡熟上桌,鋁杯上上下下,熱湯一碗碗煮熟,過程之俐落,如同看特技表演,目不轉睛,很厲害。
而他的大腦與嘴巴,好像由另外兩部電腦控制,精準異常。早幾年,阿明豬心點菜,不需填單,口述需求,而他永遠可以記住滿屋客人,誰桌要豬肝,那桌要豬心。結帳時亦同。光看他出菜調度,買單算帳,全靠默記心算,我就覺得阿明的智商,少說160,少年一定欠栽培,要不現在一定是大企業CEO、大學教授之流的人物。
然後,如此忙碌的他,還可以空出嘴巴,一邊虧晚上十點準備要去上班的小姐,故意推銷他認為有補血與解酒效果的豬肝湯。我看他跟客人說過,「我們的東西很貴很小碗…..」,換做別人,客人大概轉頭就走。於是,在阿明豬心用餐的經驗很像在看表演,跟我小時候,在台南小北、高雄地下街、夜市看「喊場」的叫賣人,極具表演性的銷售方式很像。
我曾看過一桌台北來的客人,被阿明逗得大笑,吃了一桌不過六、七百,但食客大滿足,付了一千,加上一句「免找」,開心走人。所以,各位朋友下次要吃阿明豬心時,如何度過那排隊的二、三十分鐘?千萬不要低頭滑手機,記得看看阿明如何手上展功夫,嘴上說神通,展演出一場餐桌上的脫口秀。
(20161204)
原文出處 謝仕淵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