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漫畫英雄-蝙蝠俠的電影在經歷不斷的重啟改拍,從早期充滿娛樂的好萊塢爽片到回復符合DC招牌(Detective Comics)偵探漫畫的本質,終於、終於…在《星球崛起2、3集》的導演 麥特·李維斯Matt Reeves手中找到DC蝙蝠俠應該有的定位,那就是偵探主題的黑色電影。
我們終於可以不再看著DC被一群穿著閃亮戲服的漫威英雄們在電影這個擂台上給打得暈頭轉向、滿地找牙的窘境。
今年由羅伯·派汀森重新詮釋的布魯斯·韋恩Bruce Wayne AKA蝙蝠俠 Bat-man,帶給觀眾一個全新(原有)的蝙蝠俠形象,猶如希斯萊傑Heath Ledger的小丑Joker在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蝙蝠俠電影《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中的搶眼跟《小丑Joker》獨立電影中瓦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般的深刻。
蝙蝠俠原本應該就把他在漫畫中那個心思縝密、觀察細膩的偵探個性給表現出來,再加上童年的陰影,以暴制暴卻不願傷及人命的矛盾心理。
那個性格複雜、陰沉,行為亦正亦邪的暗黑英雄才是深植在鐵粉心中歷久不衰的形象。
而我們終於在DC各種嘗試,繞了一大圈後,也或許是被漫威打得退無可退的情況下,才把真正的蝙蝠俠本性給逼上大螢幕了。
這幾年,那些電影公司的高層終於理解到,看了一百多年電影的觀眾們沒有他們想像的那麼膚淺。
許多電影螢幕上艱澀隱晦的題材與影像表現手法都逐漸的被解除禁錮了,這方面雖然漫威的高層反應還是比DC快很多。
但是至少這次開始起步了,這部重啟的蝙蝠俠甚至可以向漫威的英雄電影叫陣,我們不需要像漫威一樣著重商業電影的嘩眾取寵,DC就是黑色、就是成人,而我們很有幸的將會看到一部又一部延伸自1930年代的黑色電影風格,卻擁有新時代的拍攝手法的偵探警匪類型的英雄電影。
所以,這部電影算是非常成功的將DCEU的漫畫電影世界觀定調下來,也給了觀眾一部長達175分鐘的好電影。
蝙蝠俠的漫畫一直以來就是以"黑色"來定調整部作品的風格,高譚市Gotham City就是哥德式Gothic風格的諧音,整個作品的影像風格與故事內涵也維持這樣的一個黑色Noir的基調。
可惜以前歷代的蝙蝠俠電影只為了維持它的"娛樂性",卻將它的本質給刻意減量或是隱藏起來了,雖然像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蝙蝠俠三部曲至今依舊是最具代表性的蝙蝠俠電影。
但是導演風格大於故事角色風格,就讓蝙蝠俠的風采略嫌黯淡了些,也讓許多蝙蝠俠系列的"反派英雄"更受觀眾喜愛,記憶點也遠遠大於蝙蝠俠本身。
所以即便蝙蝠俠換了七八個,觀眾卻只記得那些反派角色,像是傑克尼克遜Jack Nicholson的小丑、丹尼狄維多Danny DeVito的企鵝、湯米李瓊斯Tommy Lee Jones的雙面人、金凱瑞Jim Carrey的謎語人、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的急凍人所帶來的娛樂感…。
反派角色比主角更大牌幾乎是蝙蝠俠電影的招牌,這也讓曾經演過蝙蝠俠的麥可基頓Michael Keaton氣得拍了一部《鳥人Birdman》來嘲諷自己演過蝙蝠俠這個蒙著臉的”工具人”主角。
直到DC的高層願意把權力放給了那些厲害的導演們。
我們才有機會能夠一步一步的看到蝙蝠俠系列電影中的角色,不管正派還是反派,都可以盡可能地回復到他們應有的性格表現,也讓這一部蝙蝠俠的重啟電影可以呈現在所有影迷的眼前。
這個羅伯·派汀森版本的蝙蝠俠我個人覺得最好的地方是,即便這是一個漫畫英雄故事,但是既然選擇電影這個媒介來呈現,那就應該還是需要有相當的電影感Cinematics的影像呈現與敘事手法才對。
這方面麥特·李維斯導演的確戰戰兢兢地做足了功課,把這一部重啟電影拍得非常的好。
不像是漫威那些猶如嘉年華彩妝遊行般的只是利用漫畫迷的追崇心理來博取票房,好像不認識像是蟻人、鷹眼、酷寒戰士這類漫畫中的邊角料(Side kicks)就需要有深深的罪惡感一樣。
而逼迫自己去做功課,認識這些”小角色”。也就是說,相較於漫威電影的"連續劇"系列感,這一部電影才真的稱得上是一部電影。
為什麼我這樣說呢?
因為電影雖然可以依照個人喜好,怎麼拍怎麼看都可以,但是百年來研究電影喜愛電影的人都知道,電影有許多類型與既定的表現形式。
蒙太奇(剪接)手法,也都有其意涵上的必要性才去選擇與使用,不只是為了酷炫的這麼一個單一理由。
雖然這個論述上有爭議,但是我覺得每一部電影故事,也應該都是獨立於自身建構的世界觀中,不應該非得要腦補其他電影才能看得懂,
例如:讓觀眾去記得蝙蝠俠,或是蜘蛛人曾經交過哪幾個女朋友,然後才能知道誰是他們的真愛,這實在是非常荒謬可笑的。
不能把一部電影中編劇的無能或是偷懶沒做的功課丟給觀眾,讓觀眾自己去搞清楚吧!
試想,要讓想看《星際異攻隊》第三集的觀眾必須去翻谷哥找資料,先理解為什麼星爵要去找葛摩拉的理由是什麼,然後才能去看電影,這不是很好笑嗎?
遵守電影類型與表現形式,來呈現符合主題的電影拍攝,讓觀眾重新享受看一部電影的感動,是這一部羅伯·派汀森版本的《蝙蝠俠The Batman》最令我感動與享受的,這才是一部有誠意,且忠於原著精神的好電影嘛。
我沒有要暴雷,所以別擔心…,這部電影在一開始就是一部三零年代黑色電影(Film Noir)的基調,主角的旁白,說明他現在為什麼處於這個困境,他的心態又是什麼,低調的光影,傾斜的構圖,暗巷、陰雨,無處不與主角的心境對應。
在經歷喪失親人的小孩成長過程中,他變成這麼一個”怪胎”是絕對不奇怪的吧!
然而蝙蝠俠故事中所有的反派,也都和蝙蝠俠一般,在遭遇人生挫折與困境打擊後,選擇的是報復與仇恨,來面對那個對不起他的社會。
蝙蝠俠布魯斯·韋恩絕對有條件與資格,做出比那些反派的角色更具毀滅性的行為,而這也是高譚市民眾與官員最害怕的事情。
但是布魯斯·韋恩選擇躲在蝙蝠俠的身份後面,從那陰暗黑色的角落,設法透露出那一點點人性的光輝,用他那微乎其微的力量,嘗試去改變已經殘敗陳腐的家園。
這部電影在拍攝上,也用了無限多的短焦鏡頭去模擬傳統膠片拍攝時,不時出現的脫焦的影像感,除了表現整個故事的混沌不明外,藉此強調主配角面對事件時內心的糾結與掙扎。
羅伯·派汀森原有的蒼白病態形象,在這樣的攝影技法表現下顯得更疏離孤獨,也更顯得他的復仇心理的高冷與必須。
而電影這個媒體一直以來都有個"歷史使命",就是藉由主角在故事中可能變好或是變糟的"轉化Transformations",來給觀眾借鏡。
我們可以同情主角的遭遇,而在真實的世界中,多關懷那些遭遇不幸的弱勢團體,像蝙蝠俠般伸出援手,也可能像謎語人般的憤世忌俗,以極端的設計與手法去做一個"正義魔人",那在看過電影的我們會是什麼選擇呢?
這也是為什麼上一部DC電影《小丑》,被認為具有社會煽動性的原因了…。
人性是軟弱的,總是選擇簡單的出路,為惡是容易的,毀滅是簡單的。
所以絕大多數的人都會像謎語人,或是小丑般選擇為惡與墮落,然後給自己一個自己是正義之師的虛偽藉口,來正當化自己的惡行。
而蝙蝠俠深知這點,在經歷所有的誤解與蔑視,他依舊選擇一條難走的路,一條讓自己身陷隨時,被正邪雙方徹底毀滅的"修羅之道"。
當布魯斯·韋恩選擇認清父母死亡的仇恨本質,理解自己身邊依舊有著"家人"(阿福)與愚忠守著正義的"朋友"(戈登),像極了蜘蛛人的"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一般,蝙蝠俠更能承擔起整個城市的壓力,獨身一人站在黑暗的角落對抗邪惡勢力。
當然,這只是蝙蝠俠成為英雄,邁入DC正義聯盟英雄領袖的起源。
之後還有陸陸續續的許多英雄揭竿而起,一起對抗人類中的惡勢力,或許該說這是對抗人性中所有邪惡力量,這個光輝也正是我們人類在這個是非不明的世界中那一盞指引,就像片尾蝙蝠俠拿著發著紅光的"火把",在經歷蹂躪的殘垣破瓦中,把純真的人們帶領出危險,走向光明之處。
羅伯·派汀森版本的蝙蝠俠角色,是截至目前為止,最具有人性描述的蝙蝠俠,他從一心想要復仇,自稱自己為復仇者,轉變成為正義的使者,他告訴我們每一個人,你我都像蝙蝠俠一般,或許不見得為世人理解與接受,但是都可以成為像他一樣的低調英雄。
這部電影,我個人覺得唯一的小缺點,就是節奏可以稍微快一點點,為了維持像是傳統黑色電影的氛圍,步調較慢是我可以理解的,但是畢竟在二十一世紀的觀眾,習慣了漫威那種目眩神迷的速食速度感,所以有些地方還是可以稍微"順應民情"一下,放快一點點,不然像是一般電影院的硬體設計,其實並不適合長坐3個小時的,沒有適時的給予些感官刺激,那對觀眾來說是有些辛苦的。
最後,這部電影後面沒什麼彩蛋,所以這裡我給各位一個問題,大家有沒有發現蝙蝠俠出現的時候動作都特別慢…,有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原文出處 呂學銘
分類